《天才门将张业福》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白金贵
中国足球守门员谓之祖师爷辈分的徐福生,曾经高度评价天津的守门员:“他们普遍身体素质好,基本功扎实,灵活机动,战术意识强。”练就这些近于全面的本领绝非偶然。细究他们的过去,几乎都是运动场上的多面手。一代门将张业福在天津一中上学时,足、篮、排、乒乓球无一不爱好,田径场上的跑、跳项目也多次在学校、区里的比赛中名列前茅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守门员的身材普遍一般,一米八几的都屈指可数。张业福1.76米,但是凭借他的全面的身体素质和刻苦,成为了优秀门将。那是1956年,张业福被李朝贵、夏忠琪教练看中,调入天津青年队守门。这年他同李恒益、宋恩牧、李学浚、孙霞丰等参加全国青年锦标赛,这些初露头角的选手获得第二名,转年再战,又一举夺得冠军。1957年国家白队入津,张业福又在曾雪麟、任文根的熏陶和调教下,技艺大有长进,转年便进入天津队。不过,自1958年至1960年,由于有曾、任二位老将在先,张业福还未能打上主力。然而,憨厚诚实、虚心好学的他,日日勤奋、刻苦训练,诚恳地向前辈学习,国门张俊秀、徐福生、黄肇文等都是他求教的老师。

1959年组织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广东、八一队在广州冬训,张业福上演了惊人的一幕。在身体素质测验中,张业福的原地纵跳摸高,一个旱地拔葱达到1.03米!这在当时男排队员中也是难以达到的。百米跑快到11秒80,就是今天国内的优秀守门员也望尘莫及。以后,他成为天津队的正选门将,天津队在1960年夺得双料冠军(全国联赛和锦标赛),张业福荣立大功。

1962年的全国联赛,天津队获得第三,适逢第一次评选全国足球三个“最佳”,他毋庸置疑地获最佳守门员称号,名声大噪,国家队也向他招手了。当年,张业福与桑廷良在方纫秋、任彬、张俊秀的带领下,开始了国家队门将生涯。

优秀的身体素质,铸造了张业福的优秀技艺。惊人的弹跳能力和快速移动的灵活,使他在比赛中经常有上佳表演,而鱼跃扑救更是他的拿手好戏。在刻苦训练中,张业福练就了又一个绝活儿———在快速后退中,反身向后鱼跃扑球———跃起腾空,将身后球单手托出门梁……令观众为之倾倒。曾雪麟当时赞道:“这个动作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。”同时,被足球界誉为“中国守门员扑球动作的突破”。张业福又上演了惊人的一幕。

“文革”前夕,张业福返归天津,至1972年恢复竞赛又重返国家队。当时的国家队中有天津的沈福儒、李家舫、崔光礼和戚务生、徐根宝、王后军等,人才济济。而有张业福守门,让当时的李松海、王俊生受到“压制”而备受“委屈”。至1974年伊朗德黑兰亚运会后,张业福正式回归天津,依然登场上阵。不久郭嘉儒、王建英业已成长,张业福渐渐退出赛场。

在二十年间的赛场竞技中,张业福兢兢业业、踏踏实实,为天津、国家队把守最后一道屏障,其精神、毅力,可敬、可佩。以这种精神,张业福倾心培养人才,又付出了心血,郭嘉儒、王建英、李继明、施连志、刘金波、王毅、张凤梧等,都曾得到过他的亲传。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,张业福进入天津队教练班子,与严德俊、霍同程率队奋争长达十年之久,1980年夺得全国联赛冠军以及后来的一系列优秀成绩,都有张业福的贡献。

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,中国足球职业化席卷大地,张业福被外地俱乐部诚聘,先后去青岛、北京首钢、珠海等地培养、指挥年轻守门员,其中青岛的王灏最为突出,该俱乐部晋升A级队,王灏也曾入选国奥队。

多年奔波,长年劳碌,张业福积劳成疾。1995年夏季从珠海回津后,他一病不起,被脑血管病夺去生命,时年56岁,令人痛惜!生前,张业福在儿子张钺身上倾注了极大的心血,培养儿子继承父业。张钺曾在天津队踢中卫,现今开办足球学校,教授新的一代后备人才。

本版撰文白金贵《每日新报》专副刊-新球刊-第33版-2003.6.20